包種茶及烏龍茶的製作方法
在此為各位介紹台灣的半發酵茶製作,其實台灣的樹種大同小異
不同的是部分地區性做法,或是產地特性或 海拔高度等等
廢話不多說,直接進入主題
採摘:約早上九點開始,基本上要等露水消失,不然有露水會影響茶葉的製作
日光萎凋:採摘到一定的數量就會搬運下山,在陰涼的地方(太陽不直射)處,約10~30分鐘
室內萎凋:將日光萎凋完成的茶葉運入室內,在恆溫恆濕的情況下開始浪菁
浪菁:將茶葉用手輕輕的翻動(部分茶種需要較大力道),其中香氣會不斷轉換,時而菁臭,時而芬芳,時而清香浪菁次數及力道越重越多發酵越強,會影響到茶的香氣口感,總共需要3~6次
炒菁:浪菁完成後,靜置一段時間,將茶菁入炒鍋,高溫炒讓茶葉停止發酵
揉捻:將茶葉定型,此時有兩種做法,揉捻後直接乾燥是包種茶,再經過團揉,就是俗稱的烏龍茶
乾燥:定型好的茶葉在放入乾燥機,將水分降低,讓其質量穩定,高溫的話就可稱焙火
包裝出售:茶葉轉化穩定後,方可包裝出售
這是台灣茶葉的基本製作流程
以後有機會會錄影或是拍照,或是PO上一些不一樣的製茶方法...